China Academic Literature Database China Core Journal Alternative Database

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文献检索中心

为各业学者提供学术论文、期刊、综合评价、影响因子等内容检索!

清血管有四类好药
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高脂肪、高热量饮食过多摄入,推高了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,心血管病已超越恶性肿瘤,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。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,是“血管垃圾”在血管内皮下沉积引发血管狭窄甚至闭塞。

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一科副主任医师耿小勇解释说,所谓的“血管垃圾”,就是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”,主要是血液内过高的血脂,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。这些过多的血脂成分可以在血管内皮下沉积,逐渐形成“斑块”,突入血管腔内造成血管狭窄。此外,斑块可以破裂,并在表面形成由血小板和红细胞等聚集而成的血栓,加重狭窄甚至堵塞血管。很多急性心脑血管疾病,如心肌梗死、脑梗死,都是在斑块破裂基础上,快速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所致。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将血管里的这些“垃圾”清除出去呢?耿小勇指出,目前有四类藥是名副其实的“血管清道夫”。

1. 降脂药,以“他汀”类和“贝特”类为代表。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管内的血脂,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,稳定已形成的斑块,减少其破裂继发形成血栓的概率。其中,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,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是非常有效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。“贝特”类药物主要降低甘油三酯,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对较弱。

2.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,以阿司匹林为代表。此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,从而降低斑块破裂、血管内皮损伤后引发血栓形成阻塞血管的风险;降低“血管事件”,包括心肌梗死、脑梗死的发生率。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会引起消化道等部位出血,故用药时应密切注意症状。耿小勇提醒大家,不要被一些夸大副作用的说法误导而拒服药物,由此错过其带来的保护作用。

3. 改善微循环药物,以中成药为主。多为丹参、川芎、红花等组分,西药里的尼可地尔也可以起到类似作用。它们主要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,扩张血管微循环,改善微循环通畅程度及组织血液灌注。

4. 降压和降糖药。高血压和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血管内皮功能,使得“血管垃圾”更易于沉积,加速斑块的形成和发展。合理控制血压、血糖,能有效抑制斑块形成和进展,改善血管疾病的预后。

耿小勇最后提示,在以上药物基础上,改善不良饮食习惯,戒烟、戒酒,适当有氧运动,同样能改善血液成分,辅助清理血管垃圾,保持血管健康。

【作 者】:耿小勇
【单 位】:
【关键词】:内皮 斑块 硬化
【出 处】:《北京中医药》2022年05期
【收 录】: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