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Academic Literature Database China Core Journal Alternative Database

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文献检索中心

为各业学者提供学术论文、期刊、综合评价、影响因子等内容检索!

六经辨治脊柱关节炎探析

蔡婕 邱明山

【摘 要】 脊柱关节炎的中医病机以肾督亏虚为本,柯韵伯言:“仲景之六经,为百病立法。”在补肾强督法的基础上,运用六经辨治脊柱关节炎,效果颇佳。脊柱关节炎病在太阳,可予葛根汤、桂枝加葛根汤;病在阳明,可予白虎加桂枝汤;病在少阳,可予小柴胡汤;病在太阴,可予附子汤;病在少阴,可予麻黄附子细辛汤;病在厥阴,可予柴胡桂枝干姜汤。临床上脊柱关节炎常兼夹痰瘀证,可予桂枝茯苓丸;水瘀互结者,予当归芍药散。临床上应仔细辨证,随证治之。

【关键词】 脊柱关节炎;脊痹;六经辨治;中医;方证

脊柱关节炎(spondyloarthritis,SpA)分为中轴型和外周型,以炎性腰背痛為主要临床表现,伴或不伴外周关节炎,具有一定特征的关节外表现,严重者可致畸、致残[1]。中医学将其归为“痹证”“大偻”“脊痹”等范畴。其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肾督亏虚,或因先天禀赋不足,或因房事过度,或因外邪入侵肾督所致,诸因杂至,致肾虚督亏,经络不通,出现颈项部、腰背部等僵硬、疼痛、活动不利等症状[2-3]。故临证时,若无表证、无里实热证者,可加狗脊、菟丝子、鹿角霜、补骨脂、续断、盐杜仲、枸杞子等补肾壮督,滋而不腻,以达扶正固本之效。笔者在补肾强督的基础上运用六经辨治SpA,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,在此与同道交流。

1 六经辨治SpA

《伤寒论》之六经,虽称之为“病”,其实质为“证”,且来自于八纲。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般规律,胡希恕[4]倡导的六经八纲经方医学理论体系中提到,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动态证候,以病位和病性的统一为标识,即六经病(证)无论出现何种症状,在病位均可辨表、里、半表半里;在病性均可辨阴和阳。

1.1 太阳经为病——葛根汤、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即表阳证,太阳主肤表,为六经之藩篱,行于身体之背,统摄营卫之气,外邪侵袭,首犯太阳经,或循经入腑,或由表入里。风寒束表,阳气被遏,肌腠失于温煦则恶风寒;正邪交争,营卫失调,经输不利则头项及背部作痛;脉气鼓动于外则脉浮紧。

SpA病在太阳,症见腰背连项痛,颈项僵滞、转侧不利、肩膀酸痛、无汗、恶风、脉浮紧。治宜解肌发表、升津舒筋,予葛根汤。若平素多汗,脉浮弱者,则治宜解肌祛风、调和营卫、升津舒经,予桂枝加葛根汤。

葛根汤出自《伤寒论》第31条: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无汗恶风,葛根汤主之。”方药组成:葛根、麻黄、桂枝、生姜、炙甘草、芍药、大枣。葛根为解肌药,善解颈背部肌肉痉挛,是方中要药,辅以麻黄、桂枝疏散风寒,发汗解表;芍药、甘草生津养液,缓急止痛;生姜、大枣调和脾胃,鼓舞脾胃生发之气。诸药配伍,共奏解肌发表、升津舒筋之功。李翰卿[5]言其适应证:“必须具有太阳发热恶寒、无汗脉浮之表实证,没有喜冷恶热等内热证;在下利方面,更必须没有不敢服冷性饮食的里寒证和平素消化不良的里虚证。因为项背强几几是太阳经津液被伤之证,下利是太阳病外邪内陷之证。”

本方常用于治疗中轴型SpA活动期或合并外感者,但因SpA患者就诊时多数已病程较长,临床少见单纯太阳病患者,常见其他兼夹证而合方应用。

1.2 阳明经为病——白虎桂枝汤证 阳明病为里阳证,阳明经阳气亢盛,邪从热化最盛,其病机为邪热充斥阳明胃经,证候性质属里实热。

SpA病在阳明,症见关节疼痛、红肿、发热,多汗出,口干、口苦,大便干结等。治宜清热通络止痛,予白虎桂枝汤。

白虎桂枝汤出自《金匮要略·疟病》第4条:“温疟者,其脉如平,身无寒但热,骨节疼烦,时呕,白虎加桂枝汤主之。”方药组成:知母、炙甘草、石膏、粳米、桂枝。身无寒但热,说明热在里,为里实热证。方中石膏善清肺胃之热,泻热而不伤阴;知母滋阴润燥,泻火除烦;两者配伍,增强清热生津除烦之效。炙甘草、粳米益胃生津,防止大寒伤中。加桂枝甘温解肌,可缓解关节疼痛,也可治疗“时呕”等气上冲的症状。白虎桂枝汤适应证:发热、无恶寒、口渴;骨节烦疼,甚则恶心、呕吐;舌质暗红,脉滑实。

SpA受累关节表现为红肿热痛,伴发热、大汗出、口腔溃疡等症者,多为阳明经证,予白虎桂枝汤;若口渴甚,可加人参、葛根益气生津;若大便干结难解,可加大黄、桃仁。

1.3 少阳经为病——小柴胡汤证 少阳为枢,主持调节太阳、阳明之开合,有调畅气机、转输内外的枢纽作用,其经循行于身体两侧。邪入少阳,阻气机之条达。气机不畅,则肢体两侧少阳经循行之处如髋、膝、踝等关节疼痛、僵滞。

SpA病在少阳,症见颈项强痛连及颞侧,髋关节僵滞、疼痛,活动受限,腰背静息痛;或伴见寒热往来,胸胁苦满,不欲饮食,或口苦,或咽干,或目眩等。治宜疏肝健脾、舒经通络,予小柴胡汤加减。若见形体壮实,伴大便干结难解或上腹部拘急、口有异味、汗多等,为少阳阳明合病,以清肝泻热为法,予大柴胡汤加减。

小柴胡汤出自《伤寒论》第96条:“伤寒五六日,中风。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嘿嘿不欲饮食……小柴胡汤主之。”方药组成:柴胡、黄芩、人参、炙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、半夏。“往来寒热、胸胁苦满、默默不饮食、心烦喜呕”是小柴胡汤证的四大主症,方中柴胡透解邪热,疏达经气;黄芩清泄邪热;半夏和胃降逆;人参、炙甘草益气;生姜、大枣和胃生津。主症:颈侧、髋、腹股沟僵滞、疼痛,胸胁苦满,舌白,脉浮弦。兼症:头晕,颞侧头痛,口苦,呕吐,头汗出者,大便不畅。若属实而兼寒证者,不宜用本方。不属于半表半里、脾虚失运、寒饮内停者禁用。若上症伴见大便秘结、心下痞硬则用大柴胡汤。

1.4 太阴经为病——附子汤证 太阴病即里阴证。水谷进入人体后化为气血津液,荣养周身。若外邪侵袭太阴,太阴虚寒则水谷不循常道,反聚痰成饮,致水饮内生,从而造成气血生化不足而见阴亏血少,另一方面水湿停聚而痰饮内盛。

SpA病在太阴,症见腰背痛、背部恶寒,口中和,腹满纳呆,时腹自痛,喜温喜按,小便不利,头晕,心下悸,脉沉等。治宜温补脾肾,予附子汤加干姜。

《伤寒论》第304条言:“少阴病,得之一二日,口中和,其背恶寒者,当灸之,附子汤主之。”第305条言:“少阴病,身体痛,手足寒,骨节痛,脉沉者,附子汤主之。”方药组成:附子、茯苓、人参、白术、芍药。方中附子温阳散寒、止痛,为回阳救逆要药;人参补益元气,复脉固脱;茯苓、白术健脾化湿,白术可助附子去寒湿;芍药和营止痛,以监附子之悍。诸药合用,共奏补阳益气、健脾利湿之效。这里将附子汤归于少阴病,但有医家认为,此条文当属太阴证。如段治钧[6]认为,条文所言“身体痛”“骨节痛”属表,但未见少阴病之脉细,此疼痛不属少阴,应为湿痹。其“手足寒”病机为中气内虚、胃气不振;寒在里,故脉沉。故此身体骨节当为湿痹而非風邪所致,寒湿在里而出现身痛、骨节疼痛,虽无下利、呕吐等太阴主证,也应属于太阴虚寒证,治法应温中逐饮而非解表,以附子汤主之。若下肢拘急痛、屈伸受限、脉沉者,可酌加芍药、附子用量。主症:腰背痛、背部恶寒,口中和,腹满纳呆,手足寒,脉沉。若有口干、口苦、喜冷饮者,为里热证,则不可用附子汤。

1.5 少阴经为病——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少阴病即表阴证,太阳经与少阴经相表里,太阳经在外,少阴经主里,两者相辅相成。太阳失固,病邪易传少阴。胡希恕言:“痹证多在少阴。”他认为,痹证患者病程较长,常表现为阴证,关节痹痛的病位多在表,久病者亦常见表不解的现象,故痹证多为表阴证,即少阴病。

SpA病在少阴,症见腰背沉重,翻身困难,伴外周关节疼痛(如足跟痛等),天气变化、遇冷时明显,或精神萎靡、恶寒无汗、呕不能食、舌淡苔白、脉微细或沉细者,治宜温经散寒、助阳解表,予麻黄附子细辛汤。若见心烦,脉浮者,予桂枝附子汤。若疼痛剧烈难忍,肢体不可屈伸者,予乌头汤。

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《伤寒论》第301条:“少阴病,始得之,反发热脉沉者,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。”少阴病始得,邪在表,其人尚可抗邪,正邪交争见发热;内有水饮,故脉沉。方药组成:麻黄、细辛、附子。方中麻黄可化太阳之寒,附子、细辛可扶少阴之阳。左季云[7]认为,脊椎上连巅顶偏偏作痛者,乃肩后寒邪直中肾经之故,予本方效果亦佳。临床上也常用于绵延不愈的感冒,但喜冷性饮食、体质虚弱、易心悸、寐差者忌用本方。本经病较太阴病恶寒程度更甚,多伴见外周关节冷痛。

1.6 厥阴经为病—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,阴阳气不相承接而致厥,阴阳胜复、寒热错杂是厥阴病的特点,常表现为上热下寒的症状。治宜清上温下,寒热并用。

SpA病在厥阴,病程往往较长,症见腰背及髋部疼痛僵滞,不对称寡关节炎,患者多素体虚弱,时感疲倦,可伴见胸腹动悸不安、心下痞满、食欲欠佳、手足及腰背不温、大便稀溏等寒热错杂之象。治宜温肝经、健脾肾、祛寒湿,予柴胡桂枝干姜汤。

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《伤寒论》第147条:“伤寒五六日,己发汗而复下之,胸胁满微结……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。”方药组成:柴胡、桂枝、干姜、瓜蒌根、黄芩、牡蛎、炙甘草。柴胡桂枝干姜汤适用于寒热、虚实、燥湿交错混杂的状态。

2 兼夹证之加减法

2.1 痰瘀痹阻证 SpA为进展性自身炎性疾病,病情多迁延难愈,患者易心情郁闷、肝气郁滞,肝气疏泄失常则三焦气化失司,水液代谢障碍,聚而为痰;气为血帅,气滞则血瘀,痰瘀既为病理产物,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诱发、加重疾病的发展。症见关节冷痛,腹直肌挛急、压痛,女性行经时腹痛、经血伴有血块,舌晦暗,或舌边有瘀点。故临证常加桂枝茯苓丸化痰祛瘀。

桂枝茯苓丸出自《金匮要略·妇女妊娠病》第2条:“妇人宿有癥病,经断未及三月,而得漏下不止,胎动在脐上者,为癥痼害……桂枝茯苓丸主之。”方药组成:桂枝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桃仁、芍药。方中桂枝温通经脉而行瘀滞;桃仁、牡丹皮活血化瘀消癥;芍药养血和血;茯苓利水渗湿、健脾和胃。诸药合用,能温阳化气、化痰祛浊、解凝散滞、祛瘀生新,治阳虚痰凝血瘀诸疾。

2.2 虚型水瘀互结证 对于体质虚弱者,三焦气化失司,水液代谢障碍,亦可表现为肝血不足、水瘀互结者,症见腹痛拘急,头晕心悸,肉瞤筋惕,目赤痛(水气挟血上凌,呈粉红色),面色萎黄,有贫血倾向,腰膝易冷,小便频数或不利等。予当归芍药散养血调肝,健脾利湿。

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》第22条言:“妇人腹中诸疾痛,当归芍药散主之。”方药组成:当归、芍药、茯苓、白术、泽泻、川芎。方中重用芍药以泻肝木、缓挛急而治腹痛;川芎、当归调肝养血;佐茯苓渗湿以降于小便也;白术益脾燥湿,泽泻利水渗湿、助脾运化,共奏养血调肝、健脾利湿之效。原条文为治疗妇人腹中诸疾痛,但实际运用时,病机辨为肝血不足、水瘀互结者皆可用之。但偏寒、偏热、偏虚、偏实之腹痛,皆不宜原方照搬以用。

3 病案举例

【病案1】患者,女,26岁,2019年2月20日就诊。患者反复腰背部疼痛2年余,未系统诊治。就诊前3个月症状再发,伴左髋部疼痛,晨起时疼痛明显,活动后可缓解。于外院行针灸等治疗,未见明显好转,且患者有生育需求,拒绝西药治疗,遂来求诊。诊时症见:腰背部疼痛、晨僵,活动后可减轻。伴左侧髋关节酸痛,时感胸、腹部轻微胀闷不适,小便如常,大便不畅,质稀软、黏滞,每日1次。平素月经周期规律,量少,色暗红,伴行经时小腹刺痛。查体:舌晦红,苔薄白,脉沉细。腹肌柔软,少腹压痛(+)。脊柱生理曲度正常,无侧弯畸形,枕墙距3 cm,弯腰指地距10 cm,胸廓活动度4 cm,右侧“4”字试验(+),左侧“4”字试验(-),双侧直腿抬高试验(-),左侧髋关节活动时疼痛,无明显活动受限,右侧髋关节查体未见异常体征。辅助检查:C反应蛋白(CRP)、红细胞沉降率(ESR)升高,骶髂关节MRI提示右侧骶髂、左髋关节骨髓水肿。西医诊断:强直性脊柱炎。中医诊断:脊痹病,证属厥阴病挟瘀血。治宜温肝经、健脾肾、祛寒湿、化痰活血。方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化裁,处方:柴胡12 g、炮姜10 g、黄芩10 g、牡蛎(先煎)20 g、桂枝12 g、茯苓20 g、桃仁10 g、赤芍15 g、牡丹皮6 g、炙甘草5 g、党参10 g、狗脊30 g、怀牛膝15 g、酒大黄3 g、姜黄10 g、木瓜30 g。7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周后复诊,患者腰背部及髋关节疼痛减轻,继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,病情稳定。

【病案2】患者,女,37岁,2018年4月21日就诊。患者反复腰背疼痛3年,夜间及晨起时疼痛明显,活动后可改善,劳累及天气变化时疼痛易发作,时伴中上腹胀闷不适。疼痛发作时服用抗炎止痛药后腰背痛缓解,但上腹闷痛症状加重,并出现反酸、烧心、乏力、纳呆等不适而惧用西药。诊时症见:下腰背疼痛,伴中上腹胀闷不适,口干不喜饮,大便每日1次,服药后易溏泄,小便可,舌晦红,苔薄白,脉细。自述其母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。外院查人类白细胞抗原-B27阳性,CRP、ESR均升高,CT示双骶髂关节骨质增生伴部分骨侵蚀。西医诊断:强直性脊柱炎。中医诊断:脊痹病,证属太阴病伴肾督亏虚。治宜温阳健脾、补肾壮督。方拟附子汤加味,处方:附子(先煎)30 g、茯苓20 g、党参10 g、白术20 g、干姜15 g、炙甘草10 g、狗脊30 g、菟丝子15 g、鹿角霜10 g、补骨脂10 g、续断10 g。7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1周后复诊,患者腰背痛、乏力感明显改善,口干减轻,无腹胀、腹痛,大便仍偏溏,舌淡晦苔白,脉细。3年来不间断门诊随访,继予此方加减用药,腰背痛偶有反复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,定期复查血常规、CRP、ESR、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。

4 总 结

临床治疗SpA时,在补肾强督法的基础上,笔者多加以六经辨治,疗效颇佳。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,可阐述外感及内伤病不同病情阶段的病变特点,对于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,均有理可循。六经既辨,则表里别,阴阳判,一目了然。因此,六经辨证法不仅可以用于治疗SpA,对于其他风湿病亦适用。由于SpA病程长,患者异质性高,在临床中也常表现为多经合病,则应予合方治疗,如太阳、少阳合病,可予桂枝加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加减等,临床处方重在方证相应,动态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用药反应,随证治之。

参考文献

[1] 谢雅,杨克虎,吕青,等.强直性脊柱炎/脊柱关节炎患者实践指南[J].中华内科杂志,2020,59(7):511-518.

[2] 郭晓东.从补肾祛寒治尪汤看焦树德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思路[J].风湿病与关节炎,2013,2(2):47-48.

[3] 陈锐,张华东,吴长怡,等.基于“治未病”理论探析强脊通督操在脊柱关节炎防治中的运用[J].风湿病与关节炎,2020,9(11):52-54.

[4] 左黎黎,张家玮.胡希恕与冯世纶六经方证辨证治疗痹证探颐[J].中华中医药杂志,2017,32(6):2525-2529.

[5] 李翰卿.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[M].北京:学苑出版社,2011:103.

[6] 段治钧.胡希恕经方精义笔录[M].北京: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7:254.

[7] 左季云.李可古中医学堂:伤寒论类方汇参[M].太原:山西科學技术出版社,2017:94.

收稿日期:2021-05-25;修回日期:2021-06-18

【作 者】:蔡婕邱明山
【单 位】:
【关键词】:中医
【出 处】:《北京中医药》2022年05期
【收 录】: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